在茶界,说起景迈茶,圈里的茶人都对这片古茶林好评连连。景迈山有着众多的茶人,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与茶相依,与茶共生。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个二十年只专注做茶的茶人仙贡,一起来听听她从守护者到传承者的故事。
三月中下旬的早晨,在晨雾环绕的茶林间,仙贡与妈妈、两个小姐妹一起在茶园里采茶。薄雾绕枝,指尖飞舞,尚且带着露水的青翠嫩芽就轻轻地滑落在她们的手心里。采茶是她们从小就会的“家务事”,做了多年的茶,如今对采茶,更是有了新的见解,这是制茶的第一步,采摘的嫩与老,都将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明前茶是一年中茶叶价格最好的茶。每年春茶上市,仙贡都会聘用很多的采茶工来采摘自家茶园的鲜叶,同时,作为澜沧县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普洱景迈山奉祖家园贡茗茶源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仙贡每年都要做大量的春茶,拿2021年来说,合作社和公司加在一起就卖出了20吨毛茶,产值1200万元。
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要在摊凉槽里摊凉4-6个小时左右,待到鲜叶散发部分水分,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之后才能进行杀青,即俗称的“炒茶”。为了做好茶叶的提质增效,今年年初,仙贡花了近13万元钱更换了四个摊凉槽和两个朝天锅来进行茶叶的摊凉和杀青,这种杀青机比起以前的滚筒杀青机和人工烧火炒制的铁锅,从时间到量上都有了大幅提升。由于是第一年使用,每次都要详细记录杀青的转速、温度、时间、鲜叶投放量等各种数据,以便总结出更好的使用经验。
在景迈山的春季的夜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炒制茶叶,而天亮之后晒场上都晒满了前一晚炒制出来的茶叶。在等待晒干的时间里,茶农们有的在山里摘鲜叶,有的自家茶室品茗新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寻求解决方法,这是春茶季里茶农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直到结束整个春茶季。
2002年仙贡中专毕业后,正赶上景迈刚开始对古茶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的时期,回到家乡在一家制茶公司工作了两年之后,就出来自己创业了,当时她筹集了5万元资金建起了岩勐茶厂,2010年成立澜沧县景迈人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又贷款200万元,在自己家里做起景迈人家客栈,主要接待来景迈山的茶商和游客,集食宿、体验制茶、逛茶园为一体的民宿客栈,算得上了景迈山上最早从事茶旅融合的当地居民之一。
80后的仙贡,是早期返乡创业成功的茶人,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古树茶,在她的手里有了新的更大价值。历经二十年的茶事,只专注做茶的她,在经历过围着市场经济转的时期,到现在的回归本真,更多的是关注景迈古茶的保护和传承,让景迈古茶林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得到更多更好的保护,把景迈茶的品质标准当成景迈山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价值研习项目”去深化、探索、研习和实践,真正践行“爱山有责”的理念,延续景迈山的生命力。
来源: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